環境與能資源管理

TOP
能資源管理
  • 環境政策
  • 能資源管理

溫室氣體管理

永豐金證券2019年開始以營運控制權法進行溫室氣體盤查,逐步掌握本公司及子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於2021年進一步拓展至通路所有營運據點及海外據點。有鑑於整體溫室氣體排放盤查邊界更加完整,故於2022年滾動式調整基準年設定,由原訂2018 年調整為2021年。並依照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金融業指引訂定範疇一+範疇二短中長期減量目標,將透過自身節能減碳與使用再生能源和憑證等方式,朝向2030年自身營運淨零排放目標前進。

永豐金證券之範疇一排放源主要包括空調、飲水機、除濕機、電冰箱之冷媒產生之溫室氣體,另外亦有自有交通工具(公務車)之汽油、發電機柴油、氣體式滅火器,以及化糞池之排放。範疇二之主要排放源為外購電力。2024年範疇一與範疇二總排放量為3,473.25公噸-CO2e,較2023年3,890.64公噸-CO2e減少417.39公噸-CO2e,2024年人均排放密集度1.17公噸-CO2e,較2023年減少0.15公噸-CO2e,減幅約為11.36%。

能源管理

為有效減少溫室效應的環境衝擊,降低能源之消耗,持續推動節能計劃,汰換老舊耗能設備,全面採用LED 照明設備等節能措施,以落實節能政策。同時,永豐金證券自2022年起導入綠電,依使用再生能源目標分階段採購,迄2024年採購之年供電度數達158.9萬度,2024年全年實際轉供度數為152.31萬度,約佔全年用電度數之19.08%。並計劃於2025年達到總用電量之25%,2027年達到45%,持續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此外,母公司永豐金控統籌永豐金證券於2023年12月購買臺灣碳交所首批碳權2,000公噸,成為臺灣碳權交易所首批國際碳權交易的參與企業之一,為未來碳中和預作準備。

永豐金證券於2024年汰換老舊空調等耗能設備,投入節能成本約新臺幣313萬元,預估每年可節省62.06千度,約每年減少30.66公噸CO2e碳排放量。在產品及服務面向上,致力於推動無紙化服務,例如電子對帳單、線上開戶及電子下單等服務,總計約節省18,261萬張紙。

2024年主要節能減碳方案及成效:
節能項目 說明

年節用電

(MWh,千度)

減量溫室氣體

(公噸-CO2e)
空調主機用電 總公司台開8樓機房汰換空調冰水主機 54.31 26.83
中正、竹科分公司汰換分離式冷氣 7.75 3.83
合     計 62.06 30.66

註:年節用電係以新舊設備耗電功率差額以年使用時數估算之節電效益。

無紙化服務之推動方案及成效:
方案 減碳成效
內部:以通訊軟體及視訊會議系統召開會議 增加使用teams召開會議的頻率。
外部:推廣電子與數位化產品與服務 推動電子對帳單、線上開戶及電子下單等服務,總計約節省18,261萬張紙。

註一:紙張之計算量化方法為依據各項電子平台服務件數乘上每件服務平均使用紙張數。
註二:根據環境部產品碳足跡計算平台,紙張的碳排放係數為3.60 公斤
CO2e(一包500張的A4影印紙)。

內部碳定價施行(Internal Carbon Pricing)

因應國際碳定價趨勢,母公司永豐金控於2022年導入內部碳定價(ICP),將碳管理融入營運策略中,藉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與節制碳排量作為,深化減碳意識與改變企業內部行為。永豐金證券於2022年起配合母公司碳定價政策,以自身用電(範疇二)產生的溫室氣體為基準,採行影子價格(Shadow Price),據以評估營運據點採取各項節能減碳行動之有效性,並將隱含的碳成本及效益納入考量。

2024年母公司永豐金控分析每減少1公噸二氧化碳所投入的平均成本為新臺幣5,000/公噸CO2e,作為內部碳定價參考依據。每年初永豐金證券向母公司永豐金控提出減碳目標執行情形,母公司永豐金控將依據目標執行情形計算碳排放費用/碳收入,以規劃行動方案及擬定減碳計畫,並依減碳目標評估節電效益,進行碳價試算;未達標將計算碳費,達標則計算其碳收入,俾發揮實質減碳成效。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配合母公司永豐金控推動事項,依據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及國際碳價趨勢,遵循內部碳價滾動式調整機制,逐步連結「淨零」營運策略,擴大應用範疇。

廢棄物資源管理

永豐金證券廢棄物以生活垃圾為大宗,可回收廢棄物則以紙類、寶特瓶、鐵鋁罐及電子產品廢棄物等四大類為主。所有一般事業廢棄物與可回收廢棄物均委由合格廠商運送至焚化爐或回收場所。紙張廢棄物由負責單位統籌,依照文件資料銷毀細則辦理後,交由造紙業者進行水銷,作為回收紙張原料;電子產品廢棄物的後續處理則依據安全資訊規範處理,與客戶個資相關之數位資料遵循安全保密原則,交由合格處理廠商回收處理再利用。2024年一般廢棄物量為78.52公噸,較2023年減少6.88公噸,減幅達8.06%

2022年-2024年廢棄物管理指標與總量:
廢棄物項目(單位:公噸)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可回收廢棄物(註一)  紙類/寶特瓶/鐵鋁罐 45.02 39.12 37.60
電子產品廢棄物(電腦/螢幕/印表機) 1.47 0.13 0.15
一般事業廢棄物(註二)  焚化處理量 99.45 85.40 78.52
掩埋量 0 0 0
廢棄物總量 (註三)  145.93 124.64 116.28
數據覆蓋率(註四) 100% 100% 100%

註一:可回收廢棄物皆交由合格廠商處理,自2021 年起母公司永豐金控追蹤廠商回收廢棄物的流向,其中紙類(202240.57公噸,202335.96公噸,2024 34.08公噸)係運送至紙廠回收水銷再利用,其他類別回收廢棄物會再持續追蹤流向。
註二:一般事業廢棄物主要處理方式為統一委由合格廠商清運,大樓所在地皆採委外焚化處理,且焚化廠皆設有廢熱回收發電裝置。
註三:2019 年起改採實際秤重方式統計總公司廢棄物總量, 2021 年擴增至國內所有營運據點廢棄物總量。
註四:此處以員工人數計算,計算員工數僅為在臺灣之正職員工,不包含派遣員工與海外員工。

水資源管理

永豐金證券耗用之水資源皆以自來水為主,主要用於飲用、空調系統及清潔等,無地下水或其他方式之水源供應。透過汰換空調冷卻水塔、加裝感應式水龍頭,並於「永豐生活」網站平台,向全體同仁宣導珍惜水資源等節水措施作為。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節水措施,以達成年均耗水量較基準年每年減量1%之目標。

2022年-2024年水資源管理指標與耗水量:
水資源管理指標 單位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耗水總量(註一) 34,983.70 38,618.67 34,127.12
人均用水量(耗水強度)(註二) 度/每人 12.17 13.06 11.47
數據覆蓋率 % 100% 100% 100%

註一:耗水總量採水費單據實際度數計算,範疇包含永豐金證券及國內外子公司(與合併財報數據邊界一致)。公共自來水採計大樓管理單位分攤之度數。
註二:以報告書範圍之用水量/全公司的員工人數。此處計算員工數為國內外之正職員工,不包含派遣員工。